衛教知識

ARTICLE

如何治療靜脈曲張?腿部靜脈突起、皮膚變色需警覺!靜脈曲張原因、治療方式1次看

2025/08/30 | 靜脈曲張

▲輕度靜脈曲張,症狀僅限於腿部靜脈突起與輕微腿部疲憊,通常可透過保守療法控制;但若出現腿部皮膚變色、腿部疼痛、小腿痠痛等靜脈曲張症狀,或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可能需評估是否進行靜脈曲張手術。(圖片來源/Freepik)

久坐久站、缺乏運動,加上年齡增長、懷孕或肥胖等影響,導致靜脈回流受阻,成為靜脈曲張常見原因之一。許多人在靜脈曲張初期出現腿部靜脈突起、腿部皮膚變色,卻未加以留意,直到靜脈曲張症狀加劇,才驚覺嚴重性。靜脈曲張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引發潰瘍、血栓等併發症。究竟靜脈曲張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靜脈曲張才有效?是否一定要接受靜脈曲張手術?本篇將深入解析靜脈曲張症狀與病因,並一次整理靜脈曲張手術與非手術的治療方式,協助讀者全面掌握「如何治療靜脈曲張」的正確觀念。

靜脈曲張症狀解析:腿部靜脈突起與腿部皮膚變色的警訊

靜脈曲張症狀常見於下肢,尤其以「腿部靜脈突起」與「腿部皮膚變色」最為明顯。靜脈曲張初期常被誤以為是單純的腿部疲勞,導致許多患者忽略治療時機。

常見靜脈曲張症狀1:腿部靜脈突起

表淺靜脈因血液回流異常而擴張、彎曲,肉眼可見如蚯蚓般隆起於皮膚表面,尤以小腿處最明顯。此為典型靜脈曲張症狀。

常見靜脈曲張症狀2:腿部皮膚變色

長期靜脈壓力上升,導致血紅素分解堆積,腿部皮膚會出現棕褐色或青紫色變化,常見於腳踝內側,嚴重時甚至會產生靜脈性濕疹或潰瘍。

常見靜脈曲張症狀3:腿部沉重感、疲憊感

尤其上班或長時間站立後特別明顯,需抬腿才能稍微舒緩。

常見靜脈曲張症狀4:腿部灼熱感與疼痛

部分患者會覺得腿部刺痛、灼熱或有抽痛感,這些症狀也可能與靜脈曲張有關。

若出現以上靜脈曲張症狀,尤其是反覆的腿部靜脈突起與腿部皮膚變色,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如何治療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方法

根據靜脈曲張嚴重程度與症狀表現,治療方式分為「非手術保守治療」與「靜脈曲張手術」兩大類。輕度靜脈曲張,症狀僅限於腿部靜脈突起與輕微腿部疲憊,通常可透過保守療法控制;但若出現腿部皮膚變色、腿部疼痛、小腿痠痛等靜脈曲張症狀,或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可能需評估是否進行靜脈曲張手術。

【靜脈曲張手術治療】

靜脈曲張治療1:雷射或射頻靜脈腔內閉合術
靜脈腔內閉合手術是一種微創導管技術,透過雷射或射頻能量燒灼異常靜脈,使其逐漸閉合並被吸收,藉此改善血液循環、減輕靜脈曲張症狀,具有恢復快、侵入性小的優點。

靜脈曲張治療2:靜脈膠(Venous glue

這種創新手術是一種微創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透過導管將特殊醫用生物膠注入病變血管,使其迅速封閉而不需熱能,過程快速、高效且疼痛較小,同時能降低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風險。

靜脈曲張治療3:大隱靜脈抽除術(Great Saphenous Vein Stripping)
傳統靜脈曲張手術方式,將病變靜脈整段抽除,適用於靜脈嚴重擴張且無法以微創方式治療的情形。

【靜脈曲張非手術治療】

靜脈曲張治療1:穿壓力襪
加壓型彈性襪可協助腿部靜脈血液回流,減少腿部靜脈突起與腿部疲憊感,適合輕微症狀或術後保養。

靜脈曲張治療2:姿勢調整與生活習慣改善
避免久站久坐、適度抬腿、減重與規律運動,能有效減緩腿部沉重與靜脈壓力上升。

靜脈曲張治療3:藥物治療
部分輔助藥物如靜脈張力劑、血管保護劑可改善靜脈功能,常搭配其他療法使用。

總結來說,若出現腿部靜脈突起、腿部皮膚變色、或是腿部沉重感、疲憊感等疑似靜脈曲張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若確定是靜脈曲張,則可視嚴重程度,與醫師討論採取適當的靜脈曲張治療方式;嚴重的話則應考慮進行靜脈曲張手術,盡早治療,避免靜脈曲張併發作的發生。(文/編輯室 整理)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