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正確的中風急救流程以及中風症狀,不僅能把握住黃金治療時間,降低死亡風險,還能減少後遺症發生的機會。(圖片來源/Freepik)
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和失能的主要原因,根據衛福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數據顯示,近年腦血管疾病均排名國人十大死因中的2~4名,其快速發病和高危險性讓人無法忽視。如果身邊有人突然中風怎麼辦?了解正確的中風急救流程以及中風症狀,不僅能把握住黃金治療時間,降低死亡風險,還能減少後遺症發生的機會。
發生中風怎麼辦?常見中風症狀有哪些?
發生中風怎麼辦?中風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若你身邊的人突然出現中風怎麼辦呢?急性中風搶救黃金治療時間是3小時,因此務必立即採取行動就醫,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患者進行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將有機會能減少中風導致的殘障等後遺症。
不過,常見中風症狀有哪些呢?又該如何判斷是不是中風?其實判斷中風有個簡單的口訣:「F.A.S.T.」:
F(Face,臉部):讓患者微笑,觀察是否有一側臉部下垂。
A(Arms,手臂):請患者舉起雙手,看是否有一側無法抬起。
S(Speech,語言):請患者簡單說句話,觀察是否有言語不清或失語現象。
T(Time,時間):如果以上中風症狀出現,懷疑患者有中風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此外,當中風症狀如突發性暈眩、突發性失語、一側身體無力等出現時,懷疑可能是中風怎麼辦?快速識別上述症狀並及時急救是關鍵。
進一步了解,突發性暈眩是指突然感覺頭暈目眩,無法站穩,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突發性失語則是突然說話困難、表達不清,或聽不懂他人說話;一側身體無力是指患者的手臂或腿部突然無力,尤其是單側發生,可能連舉起手臂都困難。
其他如突發性癱瘓,指面部、手臂或腿部無法動彈,通常只影響一側;以及視力改變,即突然出現視力模糊或視野缺失等,都有可能是中風症狀,務必留意。
了解正確中風急救流程!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中風急救流程的核心是快速行動,越早接受治療,越能減少腦部損傷。以下是中風急救的詳細步驟與方式:
中風急救流程1:立即辨識症狀
確認患者是否出現「突發性暈眩」、「突發性失語」、「一側身體無力」等中風症狀,並用「F.A.S.T.」口訣快速判斷。
中風急救流程2:先讓病患躺下
先讓患者平躺,頭部略為抬高,避免進食或喝水,若患者出現嘔吐,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窒息。
中風急救流程3:解開較緊繃的衣物和束縛
解開患者身上較緊繃的衣物、領帶等,如有假牙也需拿掉。若患者出現抽搐則可用乾淨的毛巾放入患者的口腔中,以免咬傷舌頭。
中風急救流程4:撥打急救電話
若確定疑似中風,立即撥打119,並告知急救人員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患者的過往病史或正在服用的藥物。
缺血性中風患者可在症狀發生3~4.5小時內,經醫師評估後,使用溶栓藥物進行治療,有助於疏通血管;出血性中風則可能需要手術止血或降低顱內壓。中風急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重要,患者或家屬盡可能選擇就近具備中風急救能力的醫院進行治療。
中風來得突然,若能透過快速應對、進行正確的中風急救流程,有助減少傷害。倘若身邊的人出現中風徵兆,務必迅速行動,爭取黃金治療時間,讓生命和健康的機會得以延續!(文/編輯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