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知識

ARTICLE

失智症緩解怎麼做?失智症如何控制?從失智症早期症狀到失智症晚期護理一次看懂

2025/08/8 | 失智症

透過及早辨識失智症早期症狀並採取適當的介入措施,不僅能有效幫助患者延緩病情惡化,提升生活品質,更能為未來的失智症晚期護理做好充分準備。(圖片來源/Freepik)

失智症緩解怎麼做?失智症如何控制?從失智症早期症狀到失智症晚期護理一次看懂

失智症是一種對患者及其家庭影響深遠的腦部疾病,它不是正常老化的現象,而是大腦功能缺損,導致記憶力及日常生活功能逐漸退化。隨著病程的發展,從失智症早期症狀的輕微記憶力減退、可能出現情緒波動、語言困難,到逐漸發展至簡單日常任務困難,甚至需要失智症晚期護理的全面照護,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

因此,深入理解失智症緩解與失智症如何控制的有效策略至關重要。透過及早辨識失智症早期症狀並採取適當的介入措施,不僅能有效幫助患者延緩病情惡化,提升生活品質,更能為未來的失智症晚期護理做好充分準備。掌握失智症如何控制的關鍵,是實現失智症緩解目標的重要途徑。

失智症早期症狀有哪些?失智症緩解怎麼做?

失智症的早期臨床症狀因人而異,但通常始於短期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忘東忘西等。及早辨識這些失智症早期症狀,是進行失智症緩解和控制的關鍵。台灣失智症協會推出的新版失智症10大警訊如下: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遺忘的頻率提高,即使經常提醒也無法想起約定或說過的話。

2.計畫事情或解決事情有困難:在規畫及執行任務上出現困難,注意力及處理能力也容易下降。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原本熟悉的事務會忘記或遺漏既定的步驟,無法順利完成。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常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甚至在熟悉的環境迷路。

5.有困難理解影像視覺或空間關係:在閱讀、距離判斷、辨識顏色差異上出現困難。

6.語言表達或書寫有障礙:出現難以搜尋詞彙、理解語言困難等狀況,無法流暢對談或書寫。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物品放在不合理或不恰當的位置,無法回頭尋找。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容易做出不恰當的行為,例如借錢給陌生人、穿著不適當、未注意到紅綠燈等。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嗜好、運動、社交、工作逐漸減少,變得被動、人際退縮。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容易憂鬱、生氣、疑心病,或失去自我控制等。

若出現上述失智症早期症狀,應及早就醫診斷。在診斷後,可以透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來達到失智症緩解的目的。其中,非藥物治療對改善憂鬱症狀、維持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功能退化和提升生活品質有顯著幫助。

針對失智症緩解,失智症飲食調整是重要環節。建議攝取足夠水分、營養及纖維,吃七到八分飽即可,兩餐間可給予少量水果或低熱量食物。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並戒除吸菸、酗酒習慣,也有助於失智症緩解。

除了飲食,失智症康復運動也被證實對大腦健康有益。研究指出,持續保持身體活躍的人,較不容易罹患失智症。建議失智症患者每日進行中度運動約30分鐘,或每週至少150分鐘,可以分次進行,只要有出汗、微喘、心跳加速即可。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還包括多種認知功能訓練,如記憶遊戲、語言表達訓練、專注力訓練、問題解決與推理、空間導向訓練、運動與平衡訓練、視覺與注意力訓練,以及社交互動訓練等,這些都能幫助患者提升認知功能,改善生活品質。其他如現實導向療法、懷舊治療、光照治療、園藝治療、按摩療法和音樂治療等,也能從不同面向協助失智症緩解

失智症如何控制?失智症晚期護理3個注意事項

國民健康署提出的「護腦5招」是失智症如何控制的具體方法,鼓勵民眾力行: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均衡飲食和維持健康體重。即使已經出現患病症狀或年紀較大,運動和多動腦對大腦仍有好處,永遠不嫌晚。

當失智症進入中期至晚期,患者的記憶和認知功能喪失將更為明顯,甚至無法辨識自己身份,行動力、肌力也會退化,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吞嚥困難,生活將完全依賴他人照顧。此時,失智症晚期護理顯得尤其重要,需要更全面的失智症家庭護理和專業協助。以下是失智症晚期護理的重要注意事項:

【失智症晚期護理注意事項1】日常生活協助與規律作息

失智症家庭護理中,由於患者常會有簡單日常任務困難的情況發生,因此日常生活協助是核心。進食時,需將食物切成小塊以避免嗆咳。若有吞嚥困難,可考慮給予果凍、小冰塊或增稠劑,甚至在醫師評估下討論鼻胃管或胃造口灌食。

穿衣時,選擇簡單易穿脫的衣物,提供患者自主選擇權,並將衣物按順序擺好,鼓勵患者自己穿。

如廁方面,廁所應有顯眼標示,馬桶周邊顏色鮮明,定時引導,並選擇容易穿脫的衣物。對失禁患者需保持耐心,並維護其尊嚴。

洗澡時,應確保浴室溫暖明亮、地面防滑,提供防滑座椅,並注意患者的安全性、舒適性與隱私。

【失智症晚期護理注意事項2】溝通與情緒管理

有效的溝通是失智症家庭護理的基礎。給予失智者充足時間表達,認真傾聽,避免否定或指責,並維持其尊嚴。當患者重複相同話語時,只需傾聽,並嘗試轉移其注意力,溝通時可搭配肢體語言、圖片或實物輔助。

對於疼痛管理,由於嚴重失智症患者可能無法言語表達疼痛,照護者需透過觀察其行為(如臉部表情、發聲、身體動作、人際互動、生活形態改變等)來判斷。

除了按醫囑服用止痛藥物外,也可運用非藥物方式,如看電視、聊天、深呼吸、聽輕柔音樂、冷/熱敷或按摩來幫助放鬆。

【失智症晚期護理注意事項3】失智症患者安全措施與防走失

居家環境的安全是失智症家庭護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所有走道應保持暢通,燈光明亮,牆壁和地面避免令人眼花繚亂的圖樣。家具應固定,尖銳處包起來,門檻打平。此外,為避免下床時發生危險,可在床旁加裝欄杆、離床警示器或紅外線感應器。

關於失智症患者安全措施,還可以為患者申請「愛的手鍊」(失智症手鍊),並使用衛星定位或緊急救援設備。也可帶患者至警局捺印指紋建檔保存,以便走失時協尋。(文/編輯室 整理)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