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只有長輩才會得關節炎!近年來,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許多30歲以下的年輕人,也開始出現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關節炎症狀。(圖片來源/Freepik)
你是否曾經感覺膝蓋痠痛、上下樓梯膝蓋關節卡卡?別以為只有長輩才會得關節炎!近年來,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許多30歲以下的年輕人,也開始出現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關節炎症狀。根據統計,有長時間久站、久坐或是高強度運動習慣的人,更容易提早面對關節退化的問題!
那麼,關節炎原因是什麼?關節炎怎麼辦?有哪些關節炎症狀需要特別注意?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掌握關節炎原因、關節炎症狀與應對方式,幫助你提早預防、正確治療,不讓關節炎影響你的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退化性關節炎為何年輕化? 先了解關節炎原因
一般人認為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研究發現,退化性關節炎逐漸向年輕族群擴展,尤其是青壯年族群。究竟關節炎原因有哪些?以下是五大常見導致關節炎原因:
- 關節炎原因1:長時間重複性使用關節
像是搬重物、運動訓練、跳舞、爬山等,長期下來會造成關節磨損,進而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 關節炎原因2:姿勢不良與生活習慣
久站、久坐、翹腳、駝背、常穿高跟鞋等習慣,會讓關節承受不均勻壓力,加快磨損速度。
- 關節炎原因3:運動傷害或舊傷未癒
年輕時運動扭傷、韌帶受損等若未妥善治療,日後容易導致局部關節提早退化。
- 關節炎原因4:體重過重
肥胖會加重關節的負擔,特別是膝關節與髖關節,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退化。
- 關節炎原因5:遺傳與自體免疫疾病
如家族中有關節炎病史,或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疾病,也可能在年輕時就出現關節問題。
當出現關節不適時,許多人會問「關節炎怎麼辦?」其實,針對不同的關節炎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建議及早就醫檢查,透過X光、MRI等影像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避免關節炎持續惡化。
關節炎怎麼辦?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 還有哪些關節炎症狀?
許多人初期可能會忽略關節不適,直到關節疼痛明顯、關節活動受限才就醫。事實上,了解關節炎症狀,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常見的關節炎症狀「關節疼痛」,這是最常見的關節炎症狀之一。初期可能只是在運動後或上下樓梯時出現關節疼痛,但隨著時間進展,甚至會在休息時也關節疼痛,影響睡眠與生活;「關節腫脹」,通常伴隨發炎反應,觸碰關節會有腫脹或壓痛感,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活動,這也是需要特別警覺的關節炎症狀。
「關節活動受限」,則是早上起床時關節卡卡、下蹲困難、轉頭受限等,都是關節活動受限的表現,這是關節炎症狀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項,但卻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指標。
「關節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時,關節會感覺僵硬、需要活動一段時間才會緩解。這種早晨僵硬感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更為明顯;「關節紅腫」,當關節出現紅腫、發熱的情況時,很可能是關節內部正處於發炎狀態,此時應儘速就醫,排除感染或免疫性疾病的可能。
那麼,關節炎怎麼辦?首先應避免讓關節持續受壓或勞損。可透過以下方式改善與延緩惡化,當關節腫脹、疼痛時,可短期休息並冰敷患部以緩解發炎;透過醫師處方使用止痛藥或抗發炎藥物,控制關節炎症狀;復健運動,如游泳、伸展等低衝擊運動可強化肌力、增加關節穩定度。減重,降低體重可以有效減輕關節負擔;補充營養,如葡萄糖胺、軟骨素等成分有助於保護關節。
當自己有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活動受限或其他關節炎症狀時,切勿輕忽!早期介入治療,是延緩退化、恢復生活品質的關鍵。若正在煩惱關節炎怎麼辦,不妨主動尋求骨科或復健科醫師的協助,訂定個人化的治療與復健計劃,讓關節保持靈活不卡關。(文/編輯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