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等關節炎症狀,往往都是在氣候變化時悄然出現,若是不積極處理與控制,一旦關節炎復發,將會大幅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圖片來源/Freepik)
告別炎熱夏季,隨之而來涼爽的秋季,但早晚溫差大與即將面臨的濕冷氣候,卻是許多關節炎患者最容易出現關節炎症狀的時候。像是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等關節炎症狀,往往都是在氣候變化時悄然出現,若是不積極處理與控制,一旦關節炎復發,將會大幅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對於關節炎患者來說,了解關節炎如何控制、以及當關節炎復發怎麼辦,便是日常中相當重要的課題。以下針對關節炎如何控制以及關節炎復發怎麼辦進行全盤解析。
關節炎復發怎麼辦?解析早晨僵硬與關節活動受限症狀
由於換季期間,氣溫下降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加上濕氣重與氣壓變化,關節炎患者便容易出現諸如關節活動受限、早晨僵硬、關節痠痛等關節炎復發的徵兆。在擔心關節炎復發怎麼辦之前,可以先從了解關節炎症狀著手。
- 關節活動受限:由於滑液異常、關節結構破壞等,讓關節活動的幅度變小,進而出現關節活動受限的症狀。
- 早晨僵硬:人體夜間休息時,關節滑液流動變慢,加上發炎反應持續,因此更容易出現早晨僵硬的情形。
- 關節痠痛、關節疼痛:關節炎發作時,關節內膜會釋放出前列腺素、細胞激素等炎症介質,這些物質會刺激關節周圍的神經末梢,進而引發關節痠痛、關節疼痛等情形。
- 關節腫脹、關節紅腫:關節腫脹的現象多半是因為關節內積聚過多的炎症滲出液,或是因發炎時分泌過多滑液所致。同時,血管擴張也會讓局部血流增加,造成周圍肌膚呈現紅色,也就是所謂的關節紅腫。
一旦出現關節活動受限、早晨僵硬、關節痠痛等關節炎復發的症狀,不僅影響行走、穿衣等日常基本活動,甚至拿取物品、辦公打字等都會感到困難。此時應加強保暖,避免關節部位溫差過大,並維持規律服藥與適度的關節伸展運動。若症狀持續加劇或無法緩解,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治療,以免病情惡化,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
秋季關節炎如何控制?減緩關節痠痛與避免關節炎復發方法
至於秋冬季節關節炎如何控制、一旦關節痠痛又該怎麼辦呢?一般建議秋冬首重保暖防寒,因為氣溫下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讓關節周邊血液循環變差,加上肌肉收縮、緊繃等,都會間接導致關節痠痛。
其次是維持運動習慣,如:散步、游泳等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搭配適度的伸展運動,可以緩解關節痠痛與僵硬。最後則是維持均衡的飲食和配合藥物治療,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如:鮭魚、堅果等)以及豐富抗氧化劑(如:莓果、花椰菜)等食物,有助於抗發炎反應,同時遵循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才可以有效減緩關節炎痠痛的情形。
若是想進一步避免關節炎復發,除了上述幾點外,建議體重過重的患者進行減重,因為過重的體重會增加關節負擔,特別是對於膝關節易發炎的患者來說,尤其重要。此外,要減少攝許高糖份、高鹽分、高油脂以及加工食品等,因為這些食物都會間接誘發身體發炎,進而導致關節炎惡化。
最後要提醒的是,關節炎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多數情況也都無法逆轉,但患者仍可以透過保暖、運動、飲食和藥物等方式,減緩關節痠痛和避免關節炎復發。特別是在即將來臨的秋冬季節,更需重視關節的保護與照顧,避免因寒冷引發關節痠痛、關節活動受限等情形,進而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文/編輯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