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知識

ARTICLE

痔瘡是什麼?哪些人容易長痔瘡?預防痔瘡食物有哪些?

2024/09/12 | 痔瘡

▲痔瘡是常見的健康問題,常因為不良的運動、飲食和如廁習慣而有痔瘡,現代人久坐、不均衡飲食及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痔瘡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圖片來源/Freepik)

痔瘡是1種常見的健康問題,常因為不良的運動、飲食和如廁習慣而有痔瘡,現代人久坐、不均衡飲食及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痔瘡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不過究竟痔瘡是什麼?哪些人容易長痔瘡?應該如何預防痔瘡呢?以下將討論痔瘡的成因、容易發作的族群,並介紹有助於預防痔瘡食物的選擇。

痔瘡原因為何?哪些人容易長痔瘡?

痔瘡是什麼呢?痔瘡是指在直腸末端黏膜下及肛門周圍的靜脈曲張,這些靜脈在壓力下膨脹形成一種腫脹的結節,這些結節可能會在肛門外部或直腸內部出現,進而造成不適或疼痛。

痔瘡又可分為2種,生長在齒狀線上直腸內的稱為「內痔」,內痔通常不會痛,但可能會因為排便用力擠壓而出血;生長在齒狀線下肛門外的痔瘡則稱為「外痔」,外痔容易會發癢或疼痛,有時也會因為磨擦而破皮流血。

那麼,痔瘡原因是什麼?通常,生成痔瘡的主要原因與持續的壓力和負擔有關,例如長時間的久站或久坐、便秘、腹瀉、妊娠、體重過重或暴飲暴食等。此外,飲食不均衡、缺乏纖維、飲酒過量、習慣吃辛辣物等,也是潛在的痔瘡原因。

在某些情況下,特定的族群更容易罹患痔瘡:

  • 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如教師、司機、辦公室工作者等,因為缺乏活動導致直腸靜脈承受壓力。
  • 經常便秘或腹瀉:頻繁用力排便或腹瀉會加重肛門部位的壓力。
  • 孕婦:由於腹部壓力增加和荷爾蒙變化,易引發痔瘡。
  •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組織和靜脈壁的彈性減弱,也增加了痔瘡的風險。
  • 飲食習慣不良者:食量太大、習慣吃辛辣物或飲食不均衡,可能也會使腹壓在短時間內變大,久而久之容易形成痔瘡。

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是造成痔瘡關鍵 預防痔瘡食物怎麼吃才對?

除了上述原因,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痔瘡的重要誘因。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容易導致便秘,而便秘是痔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選擇能預防痔瘡食物相當重要。那麼,哪些痔瘡食物可以幫助我們遠離這個困擾呢?

  • 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全穀類、水果、蔬菜等,有助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每天攝取足夠的纖維,可以減少痔瘡發作的風險。
  • 水分充足: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助於軟化大便,避免便秘。如果攝取足夠的水分,大便會變得柔軟,減少排便時對直腸和肛門的壓力,從而預防痔瘡。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等,這些食物會刺激腸道,可能引發或加重痔瘡症狀。

除了攝取預防痔瘡食物以外,保持規律運動習慣、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也是預防痔瘡的重點。每天適度運動,不僅有助整體健康,還能促進腸道健康,減少痔瘡風險。

了解痔瘡是什麼以及痔瘡原因,是預防和治療的第一步;其次是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選擇合適的預防痔瘡食物,有助減少痔瘡發生,特別是高危險族群更要留意!(文/編輯室 整理)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